今天终于耐下性子把《黑板》看完了,看多了商业片的我,对于这部我在看的时候一直怀疑是纪录片的故事片而言,确实是与众不同。
电影的一开头就震撼了我--一群男人每人背着一块黑板在山路上行走,虽然那中黄土,那种山石,在中国西部我也体验过。但是,那一块块背着黑板的男人,有如蝙蝠侠张开双翅,又如上帝背负着十字架,我却突然有种"超现实"的感觉。我想,这应该不是一部歌颂师恩,或者说象《一个也不能少》那样的影片吧。
看完全片,确实不出我所料,而片中的二位老师并非是圣人,他们只能服从于导演的无形之首,或是说安拉的安排。在那种头顶不是有飞机盘旋,身后有冷枪响起,甚至还有化学武器、地雷埋藏的地方,那悬崖峭壁也就不算什么了。黑板在影片中传授知识的功能很少,更多的是一个悲剧的象征。用来作为掩体是最常见的,当然还能晒晒衣服,抬抬病人什么的。对于生活在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中的民众而言,知识并没有黑板其他的作用那么重要。
但是黑板上写的字呢?想学的人没有命学下去,想教的人得不到回应,最后"我爱你"和黑板一起成了曾经的嫁妆。其中的苦涩,人生的荒谬,在生死面前也不重要了。它也将不再是黑板,他只是普通木板了,因为他的主人被一条国界线所分割,只能相望于江湖了。
这一条线如果说是 批判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另一条真正属于老师和学生的线呢?美丽的悲剧?因为太悲,太遥远所以觉得美丽,不真实?但是又觉得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冷枪打在兴奋地描摹出自己名字的孩子的背上。没有机枪扫射,也没有淋淋鲜血,也没有死前呻吟或是交待遗愿,但是却比那些似乎更加尖锐与锋利。在那为了受伤的孩子做了夹板后只剩半块的黑板上,是一个渴望知识的孩子不确定的笔迹,他的未来也是不确定的,而那却似乎是我们在整部片子中看到的一丁点希望。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他们只是,他们也认为自己是"骡子"。而在那战乱频繁的两伊边境,无论是谁,生命都如蝼蚁般,不值一名。
导演就用这种纪实般,让人觉得残忍的带着些许麻木的镜头展现给我们看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遥远的虚构的真实。黑板虽未传授多少知识,但是《黑板》却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在伊朗很多因素,如经济,政治等的压力下当时年仅21岁的莎米拉·马克马巴夫,能拍出如此一部表面很浅显,以侧面为主,却将批判的矛头直直地指了出去。对于我国的影坛来说都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学习。
0 评论:
发表评论